最差的诈唬,是拿弱牌把对手的强牌打走 最差的诈唬,是拿弱牌把对手的强牌打走 最近大家常常讨论bluff(诈唬)与桌面形象的问题,什么叫好的bluff?我的一个老前辈曾经这样告诉我:

最差的诈唬,是拿弱牌把对手的强牌打走
最近大家常常讨论bluff(诈唬)与桌面形象的问题,什么叫好的bluff?我的一个老前辈曾经这样告诉我:
-
最好的bluff是你拿弱牌,把牌力很弱的对手打走。
-
次好的bluff是你拿弱牌,把牌力中等的对手打走。
-
最差的bluff是你拿弱牌,把牌力很强的对手打走。
我之前不同意这个观点,对手的牌越强,把他打走不是越显得我厉害吗??
他问我,你打牌是要厉害,还是要赢?
我回答:赢。
他又问我,你是喜欢稳稳的赢,还是像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起伏不定呢?
我回答:当然是稳稳的赢比较好。
他说,那就对了,打牌跟任何有风险性的金钱游戏是一样的,如果你要当一个长期的赢家,就应该在打牌时尽量避免一些高风险性的行为。最明显的高风险性行为,就是试图去把人家的强牌打走,因为当你知道对手的牌比较强的時候,你想把他打走,就必须下注更多,下注更多代表着更高的风险,而且万一你被抓到,损失的不止是钱,还有你的信用及牌桌形象,之后你bluff就更难成功。
我反问:当我们的牌桌形象很差的时候,不是更容易在有好牌时赢更多吗?
他说,你觉得打牌是拿好牌的时候多,还是拿烂牌的时候多?
我答:当然是烂牌的时候多。
他说,那就对了,你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只有对你少数时间有利的牌桌形象呢?是我的话宁可建立一个大多数时间都有利的牌桌形象,这样打牌不是比较舒服吗?
随着打牌时间的增加,我对这些话的体会也越来越深。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,打牌不bluff是不可能赢的,你知道,你的对手也知道,所以任何的下注都有一定的可能性是bluff。如果牌桌上的对手都是中等玩家的情况下,当我们action(行动)越多,越有可能是bluff;也可以这么说,我们bluff的频率越高,风险就越大,收益也就越低;甚至可以这么说,当我们action越多,因为这些多出来的action而能获取的边际效益就会递减,长久下来对我们是不利的。
所以适度的bluff是有利的,过多的bluff是不好的,也就是说,bluff的数量其实是要受限制的,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去挑一些比较低风险性bluff来从事呢?多去捡一些没有人要的pot不是更好吗?简单、风险低,回报率也高。
FAQ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吃瓜什么梗?
2016年,有人将“不发言只围观”的普通网民称为“吃瓜群众”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 2016年12月14日,入选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《咬文嚼字》杂志社发布的“2016年十大流行语”。
古代有西瓜吗?
![]()
古代的西瓜可能并不甜 根据各地的研究和考证资料显示,古代的西瓜,可能并不红,也不甜,甚至还有点苦味。 根据考古发现,人类食用西瓜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。 在利比亚的西南部,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。 公元前1500年的苏丹遗址,也出现了西瓜的踪迹。16 ก.ค. 2566
什么是胡瓜?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)也称胡瓜、青瓜、刺瓜、瓜仔哖,属葫芦科黄瓜属植物。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,且为温室产品之一。
吃瓜的瓜是什么意思?
吃瓜,网络流行词,其含义为在网络环境中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 普通网友们常常戏称自己为“吃瓜群众”。 而“瓜”则表示某个热点八卦事件。 “吃瓜”一词的源于“吃瓜群众”,大概是由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“前排出售瓜子,前排吃瓜子,前排吃瓜”广告词演变而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