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计算底池加注的大小 如何计算底池加注的大小 在底池限注的扑克形式中(比如底池限注德州扑克和PLO),你能够下注/加注的数目被限制于底池大小。其规则是: 你可以加注的

如何计算底池加注的大小
在底池限注的扑克形式中(比如底池限注德州扑克和PLO),你能够下注/加注的数目被限制于底池大小。其规则是:
- 你可以加注的最大数目是你跟注之前下注后的底池大小。
这条规则看起来相当复杂。我们现在来看几个例子,看看能不能让这个概念更清晰。
一些底池加注的例子
例1:底池有10美元,你首先行动。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下注10美元。
例2:底池有10美元,然后一名牌手下注3美元。为了计算最大下注额,首先假设你跟注那个最后的下注。然后底池现在有10 + 3 + 3 = 16美元。这是你的最大加注额。再加上3美元的跟注,你总共可以加注到19美元。
例3:底池有10美元,一名牌手下注3美元,另一名牌手加注到10美元。首先假设你跟注最后的10美元加注。底池现在有10 + 3 + 10 + 10 = 33美元。你的底池加注是33美元,你可以加注到43美元(你的10美元跟注额再加上33美元的加注额)。
仍然没有弄懂?别灰心,你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。如果你打现场扑克,你绝对要学会。
如何做一个底池加注
在网络扑克中,扑克客户端将告诉你最多可以下注多少,你只需要点击“底池加注”按钮即可。在现场扑克中,你先要申明自己做底池加注(在境外扑克室,说一句“pot“就好),然后你可以花一点时间计算具体是多大。
底池加注的简单法则
以下是一个你可以用来计算正确的底池大小数额的实用技巧:
- 将最后下注的数额乘以3,然后加上包括初始底池在内的其他下注。
你是不是觉得听起来很蠢?这是正常反应。但这个方法其实很奏效!我们把这个法则运用到之前的例子。
例1:最后下注额(没有人下注,所以是零)的三倍是零,然后你加上包括底池在内的其他下注(10美元),得出最大下注额是10美元。
例2:最后下注额(3美元)的三倍是9,加上10美元的初始底池是19美元。
例3:最后下注额(10美元)的三倍是30,加上10美元的初始底池和之前玩家的3美元下注是43美元。
幸运的是,这条经验法则在第一个下注回合(翻前)也非常奏效。
如果小盲注是1美元,大盲注是2美元,那么最大加注(底池加注)是3 x 2 + 1 = 7美元。如果你前面有两个玩家跛入,底池大小加注是3 x 2 + 1 + 2 + 2 = 11美元。
如何做半池加注、1/3池加注?
首先,我们推导出底池加注的计算公式。假设最后下注的数额是LB(last bet),包括初始底池在内的其他下注是P(Pot)。那么,你跟注最后下注后的底池大小是2LB + P,也就是你可以加注的最大数目。因此,你最多可以加注到LB + (2LB + P) = 3LB + P,其中LB是你的跟注,2LB + P是底池大小。所以,底池加注公式为:
PSR = LB + (2LB + P) = 3LB + P
那么,半池加注(1/2 pot raise)就是加注到(3LB + P)/2吗?错!因为底池大小是2LB + P,那么半个底池大小则为(2LB + P)/2,因此半池加注是加注到LB + (2LB + P)/2,其中LB是你的跟注,(2LB + P)/2是半个底池大小。根据这种逻辑,我们不难得出1/3池加注(1/3 pot raise)是加注到LB + (2LB + P)/3,n/m池加注是加注到LB + (2LB + P) * n/m。
FAQ
拉瓜迪机场有几个航站楼?
拉瓜迪亚机场以其高效的服务和前往纽约市各区的便捷交通而闻名。 该机场共有四个航站楼(A、B、C 和D),每个航站楼都提供一系列便利设施,如餐饮选择、购物商店和休息室。 B 航站楼是最大的航站楼,最近进行了大规模翻修,为乘客提供了现代化的设施和更舒适的体验。
古代有西瓜吗?
古代的西瓜可能并不甜 根据各地的研究和考证资料显示,古代的西瓜,可能并不红,也不甜,甚至还有点苦味。 根据考古发现,人类食用西瓜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。 在利比亚的西南部,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。 公元前1500年的苏丹遗址,也出现了西瓜的踪迹。16 ก.ค. 2566
牛瓜是什么瓜?
牛角瓜是菜瓜的一种,以蒂部粗大柄部稍细状如牛角得名,也有因其粗壮如牛腿叫它牛腿瓜。 崇明方言中,没有甜瓜或香瓜的说法,一律叫作菜瓜。 现存最早的明朝正德《崇明县志·物产》中,就载有它的大名。Feb 12, 2021
微短剧是什么?
尽管叫法不同,本文探讨的短剧,更多是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短剧。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,微短剧,全称为网络微短剧,是指“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、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、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”的剧集。 这类形式此前更常见于长视频平台,如此前爆火的《招惹》《授她以柄》。Mar 15, 2024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