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牌型最容易赢大底池 什么牌型最容易赢大底池 胖哥,一个德扑行业的从业者。同时,我也是一个拥有那么几年牌龄德州老手了!对于德州,我也有着那么一点点的心得,不多,就那

什么牌型最容易赢大底池
胖哥,一个德扑行业的从业者。同时,我也是一个拥有那么几年牌龄德州老手了!对于德州,我也有着那么一点点的心得,不多,就那么一丢丢!今天胖哥就和各位好好交流交流~
在胖哥刚开始打德州的时候,很喜欢去买牌。不过,我也是有选择的去买。与买两头顺相比,我更喜欢去买同花!
这是为什么呢?
一、买两头顺有8张outs,而买同花却比买顺多一张,有9张outs!别看只是多一张,胜率多4%呢!这买牌成功的机会无疑是大了很多!
二、我买花,你买顺,如果大家都成功买到,我同花比你顺子大!
三、我买花一般用Ax买Nuts花,中个A也比KK大!两头顺能中A吗?
但是,随着我打牌时间的增长,我竟然发现顺子赢的底池比同花赢的底池要大很多!我自己都感觉很不可思议,然后就去仔细分析了下。
在千变万化的牌局之中,除了特别血的那种冤家牌,很容易赢大底池的居然是顺子牌型,特别是卡顺成功这种情况!
没错,就是卡顺成功容易赢大底池!怎么会这样说呢?胖哥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:
第一、卡顺成功特别隐蔽!绝大数玩家,甚至很多大神都很难读到你的范围,所有人读牌基本都是从翻牌入手。然而,卡顺这种情况很少有人会去考虑。所以,对手基本上是读不到你是成功卡到顺子!
第二、特别容易得到支付!顺子牌型不像同花那样,几张相同花色的牌明晃晃的摆在那里;也不像葫芦和明三那样,牌面上会出现一个公对。若是直接下重注,在同花面和公对牌面,一般人都很谨慎,拿着两对都说不一定会去支付!而顺子牌型就不一样了,隐蔽的相当好,很容易得到别人的支付!
当然,这些都是胖哥我的个人看法,各位要是觉得不对,可以在下边评论喷我~
但是,不管你怎么喷我,我打牌生涯赢的最大底池就是在成功卡到顺子的情况下赢的!也许会有人说我是赢了大底池产生了一种偏爱,也许我是有一点点对顺子情有独钟。
但是,请别忘了!
Tom dwan和Phil ivey俩世界顶尖大神在多年之前打出的那个创纪录的超大底池!
那个时候,美国扑克的黑色星期五还未到来,全速扑克正值鼎盛之时,Tom dwan和Phil ivey在全速扑克电视节目上打出了110万的超大底池,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当年那手牌吧~
在上帝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,dwan手持6♥7♥,ivey拿着A♣2♦!
翻牌J♣3♦5♣,ivey下注35000,dwan跟注,底池来到了近120000!
转牌一张4♥!
魔鬼般的出牌,两个都卡顺成功!
只不过,dwan是上顺,而ivey是下顺。在两人的眼里,自己的牌绝对是很强的!两人在转牌加来加去,成功打到全下,直接造就了一个超过110万的底池!
这时,卡顺成功的隐蔽性就体现出来了,几乎没有人能够精确的读到范围,就算是ivey这样的大神也插翅难逃!dwan也是将价值拿满满的!
如果牌面有花面或者是公对面的话,我相信,ivey还可能逃过一劫,但是,这个牌面是注定要凉凉的节奏!这么多筹码输给了dwan,看着ivey的表情,我知道,即便再冷静如他,心里其实也很是难受!
顺子的魔力是不是很强大?
这时也许会又有人说,这两人都是卡顺成功,并且也算是冤家牌,不太具有代表性!那么,胖哥下面给大家在来讲讲另一个例子!
同样是在全速扑克电视节目中,从上帝视角我们可以看到,翻牌4♣8♥A♦,dwan手持3♣5♦;另一个选手拿着8♣8♠,中了set8!此时的底池都还只是正常的大小。
然而,到了转牌,一切都改变了!
转牌一张2♠,dwan卡顺成功!
接着两人加注,再加注,底池瞬间膨胀,达到了的19万!dwan手握超强牌也是没有直接全下,选择了慢打。
河牌一张无关的K♥!
没有公对面,两人在最后成功的打到了全下,不用多说,dwan再一次的将价值拉满!看的旁边Gus HanSen一脸的羡慕嫉妒恨啊~
这个例子再次从旁证明了卡顺成功绝对是一个赢大底池的好时机!
这些年胖哥打牌下来,确实是非常喜欢顺子,有顺子就去追但是,大家都知道这个成功的概率,所以大多数情况下,都没有成功!不过,一旦成功还是感觉美滋滋
尽管追卡顺的概率很低,但是在筹码深度相当深的情况下,其实也可以去买买,梦想还是要有的,要是一下子实现了呢?那带来的回报是相当可观的!
所以,胖哥我最喜欢的牌型就是顺子,各位小伙伴们,你们最喜欢的牌型是什么呢?
FAQ
吃瓜是什么梗?
“吃瓜群众”是一个网络用语,指在网络论坛中,人们发帖讨论问题,后面排队跟帖,不着边际地闲扯的人,因为他们的常用语就是“前排出售瓜子”“前排吃瓜子”。 2016年,有人将“不发言只围观”的普通网民称为“吃瓜群众”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
什么是胡瓜?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)也称胡瓜、青瓜、刺瓜、瓜仔哖,属葫芦科黄瓜属植物。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,且为温室产品之一。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中国什么时候有西瓜?
宋末元初,西瓜由元军带入广州,随后迅速传遍岭南地区。 元代,西瓜在北方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,并且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;东南的江淮、闽浙地区也开始大范围推广栽培,只是品质较北方稍差。 明代,西瓜种植在我国南北各地继续推进,栽培面积和规模显著增长,品质也快速提升。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(西瓜)今则南北皆有”。26 ส.ค. 2566
吃瓜什么梗?
2016年,有人将“不发言只围观”的普通网民称为“吃瓜群众”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 2016年12月14日,入选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《咬文嚼字》杂志社发布的“2016年十大流行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