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关于德州扑克有效筹码深度的常识 一个关于德州扑克有效筹码深度的常识 在某些扑克平台你可能最近会看到这样的局:9人桌,Anti(前注)=5,小盲=10,大盲=20,你买了一个买

一个关于德州扑克有效筹码深度的常识
在某些扑克平台你可能最近会看到这样的局:9人桌,Anti(前注)=5,小盲=10,大盲=20,你买了一个买入,共2000筹码。
这时你以为你的筹码深度是100bb,打法也按照标准的100bb筹码深度来打——而其实,你打的这个局筹码深度仅仅相当于40bb,应该采取的是中筹码策略。
为什么呢?
因为德州扑克的初始决策总体是基于死钱和底池赔率的。
我们换一个视角可以很清楚看出这一点:假设我们在上面提到的牌局中,买入了5000的筹码,桌上的其他人的有效筹码量也都为5000;翻牌前池底的死钱=5*9+10+20=75,如果我们在UTG(枪口位,大盲位左边的位置)手持TT open raise到150,对于除了小盲和大盲位置的其他玩家来说,他们面临的跟注底池赔率(先不讨论3bet)都是(150+150+75)/150,相当于(60+60+30)/60——这和没有Anti、有效筹码2000、小大盲10/20的牌局中,面对UTG玩家3bb的open raise获得的赔率,预期的翻后SPR(筹码底池比)一模一样。
因此,很明显,上面Anti=5,小盲=10,大盲=20的牌局和不带Anti,小盲=25,大盲=50的牌局几乎一样,而如果在这个局里你带2000筹码上桌,实际也就相当于2000/50=40bb。
这种情况可以近似表达成——盲注的“通货膨胀”。
上述10/20/5的局和25/50的局,之所以说几乎一样而不是完全一样,是因为虽然底池死钱一样,但是结构略有差别。
这种差别体现在:
- 当参加游戏的人数变化时,Anti构成的死钱数量是变化的;
- 短筹码的时候,位置不一样,到下一次大盲盲注投入的成本不一样,这会影响决策:比如比赛后期只有10个bb的时候,不带Anti的局,你在MP(中间位置)可以更紧一点,但是带Anti的时候,你在MP、EP(前位)都会消耗筹码,这样要推得更松。不过现金局如果筹码量恒定,这种差异“长期”是不存在的;
- 庄位偷盲的时候,需要加注的金额不一样:为了简化起见假设小盲特别紧紧到在偷盲时候可以忽略,那么假设在25/50的局我们在庄位open raise到150来偷盲,对于大盲来说,他面对的跟注底池赔率是=(150+25+50+100)/100=3.25,而在10/20/5的局里,庄位偷盲加注到96(而不是150)就可以了;
- Limp(平跟入池)的相对成本不一样:在喜欢limp的局里,limp的相对成本下降了(对比死钱的赔率),但是对于正常open raise开池的局,赔率的影响是一样的;
- 除了数学因素,可能会存在心理因素影响牌桌动态:可能有的玩家会因为每手牌投入了更多的“沉没成本”而变得更黏池——其实每个理性的人应该分析的是边际投入而不是“沉没成本”,但是不可避免玩家存在不理性因素;也有可能有的玩家被“名义的open raise尺度”骗了,变得更容易弃牌(其实150的open raise只相当于3bb而不是7.5bb)。这些影响要根据玩家类型具体分析。
但总的来说,相似是主要的;区别是次要的。https://www.moshike.com/
总而言之,用死钱来估算实际有效筹码深度是有效的方法。翻牌前固定投入的死钱/1.5可以看做实际的大盲金额。由此可以计算出真正有效筹码深度水平,从而根据筹码深度采取相应的整体策略——深筹码、标准筹码、中筹码抑或是短筹码策略。
FAQ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古代有西瓜吗?
古代的西瓜可能并不甜 根据各地的研究和考证资料显示,古代的西瓜,可能并不红,也不甜,甚至还有点苦味。 根据考古发现,人类食用西瓜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。 在利比亚的西南部,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。 公元前1500年的苏丹遗址,也出现了西瓜的踪迹。16 ก.ค. 2566
什么是胡瓜?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)也称胡瓜、青瓜、刺瓜、瓜仔哖,属葫芦科黄瓜属植物。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,且为温室产品之一。
吃瓜的瓜是什么意思?
吃瓜,网络流行词,其含义为在网络环境中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 普通网友们常常戏称自己为“吃瓜群众”。 而“瓜”则表示某个热点八卦事件。 “吃瓜”一词的源于“吃瓜群众”,大概是由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“前排出售瓜子,前排吃瓜子,前排吃瓜”广告词演变而来的。
什么是胡瓜?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)也称胡瓜、青瓜、刺瓜、瓜仔哖,属葫芦科黄瓜属植物。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,且为温室产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