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遇到这种翻牌面可以过牌 QQ遇到这种翻牌面可以过牌 Q♦ Q♥翻前加注,被两个牌手跟注。翻牌全部是低牌(小于Q),因此你仍有一个高对(overpair)。你开始去拿筹码

QQ遇到这种翻牌面可以过牌
Q♦ Q♥翻前加注,被两个牌手跟注。翻牌全部是低牌(小于Q),因此你仍有一个高对(overpair)。你开始去拿筹码,但你随后想起了本文。对于类似这样的场景它怎么说?你即将知道何时为了最大化盈利在翻牌圈用高对check是适宜的。本文将讨论三个场合:
1. 多人底池
2. 在不利位置对抗一个偏紧的跟注者
3. 在糟糕翻牌面在有利位置对抗大盲玩家
1:多人底池
假设你用Q♦ Q♥翻前加注,然后得到两个跟注,一个来自按钮位置,一个来自大盲位置。翻牌是T♥ 9♦ 5♠。你应该着重考虑在这种场合check,除非你在对抗一个对抗下注很可能犯错的休闲玩家。
在这里check的原因非常复杂:这主要与胜率(equity)被划分给三个牌手的事实有关。这意味着你的牌的胜率相比对抗一个牌手的情况少很多。此外,防守的负担现在分摊到两个牌手身上,这意味着两个牌手对抗你的持续下注都不必用宽范围跟注。换句话说,相比在单挑场合,他们更少用输给QQ的牌跟注。
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是:因为你在对抗两个牌手,你对抗一手强牌的概率显著增加。如果你综合考虑这些理由,下注还是check的决定变得比初看起来更接近。将这手牌的细节输入到最先进的三人底池分析Solver软件,我们可以看到Solver选择总是check(黄色代表check):
Solver也计算出check的期望值(EV)比下注60%底池大小多0.01BB(你可以在上图右中部看到两种选择的EV)。Check之后的计划是什么?这个部分有点棘手,因为它取决于一些因素,这包括:
l 两个对手的确切范围。
l 按钮玩家是否下注。
l 大盲玩家是否跟注。
l 公共牌结构。
但大多数时候你应该只是check-call,并鉴于上述因素谨慎地游戏。
2:在不利位置对抗紧的冷跟注范围
这是一个即使一些最好的牌手也会打错的场合。例如,你在中间位置用A♦ A♣加注,一个常客玩家在按钮位置跟注。翻牌是J♥ 5♠ 3♣。
99%的牌手会立即投钱到底池,但根据Solver软件这是一个轻微错误。不要误会我,在这里下注无论如何都不是-EV的,但它并不总是EV最高的玩法。
以下是下注的缺点:即使你的范围相比对手的范围存在更多高对,整体而言你的范围仍然比他弱。他的范围是非常狭窄/紧缩的,因此,暗三条占据他整个范围的更大部分。
这意味着,如果你打算采用一种简单直接的玩法(用你的强牌和听牌下注,用你范围的中间部分check),对手将能够很激进地对那个持续下注加注。这迫使你经常为你的所有筹码作决定,而且你不容易反制这种玩法。
当然,理论上这只会发生在对抗意识到这些剥削的高明对手的时候。虽说如此,即使只是check,你也可能剥削对手对你check的过度激进。我将在下一部分谈到这一点。
Check之后的计划是什么?这次的情况不是那么复杂,因为你只对抗一个对手。你通常应该用你的高对check-raise,除非公共牌面至少有一种顺子可能性,在那种情况下你可以check-call。你将发现大多数对手对你的check玩得太激进,试图代表一手超强牌,但他们往往会在河牌圈放弃。
3:在糟糕翻牌面在有利位置对抗大盲
我所说的糟糕翻牌面是指9♠ 7♠ 5♥、T♠ 9♦ 8♥或7♣ 5♥ 4♦这样连接性很好的翻牌面。这些翻牌面对大盲玩家的范围极其有利,因为他将比你拿到更多的顺子和两对。例如,在9-7-5翻牌面,PioSolver选择用高对极频繁地check(中间位置对抗大盲位置场合):
注意,大高对比小高对check更频繁。AA比KK更常check,KK比QQ更常check,QQ比JJ和TT更常check。这些check频率受到每手牌的脆弱性的影响。转牌圈不存在任何牌使得AA的牌力小于高对,因此你可以愉快地check,让下一牌发出来。
相比之下,4张牌可能使KK的牌力小于高对,8张牌可能使QQ的牌力小于高对,因此这些牌应该比AA更频繁地下注。但是,它们仍然应该经常check,因为它们很好保持自己的绝对牌力。
如果你在对抗一个擅长观察且技术娴熟的对手,在这些高连接性牌面用你的高对下注可能使你活得很惨。如果你不用它们足够频繁地check,对手可以通过增加对你的下注及check的进攻使你陷于困境。他可能因为和场合2相同的原因(他的范围相比你的范围存在更多坚果牌)玩得很有侵略性。
Check之后的计划是什么?Check使你的生活更轻松。你将在每个转牌面都跟注,即使是单张成顺的转牌面(但在那种情况下通常在河牌圈弃牌)。如果转牌圈不存在单张成顺可能,那么你将在所有河牌面都跟注,除非河牌圈出现单张成顺的可能。
最终思考
在这些场合用高对check将使你信心大增(因为你的范围中有否则没有的强牌)。另外,这些check将使你范围中的其余牌更容易游戏。
FAQ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吃瓜的瓜是什么意思?
吃瓜,网络流行词,其含义为在网络环境中,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、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。 普通网友们常常戏称自己为“吃瓜群众”。 而“瓜”则表示某个热点八卦事件。 “吃瓜”一词的源于“吃瓜群众”,大概是由戏院火车上推售等地“前排出售瓜子,前排吃瓜子,前排吃瓜”广告词演变而来的。
古代有西瓜吗?
古代的西瓜可能并不甜 根据各地的研究和考证资料显示,古代的西瓜,可能并不红,也不甜,甚至还有点苦味。 根据考古发现,人类食用西瓜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。 在利比亚的西南部,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。 公元前1500年的苏丹遗址,也出现了西瓜的踪迹。16 ก.ค. 2566
牛瓜是什么瓜?
牛角瓜是菜瓜的一种,以蒂部粗大柄部稍细状如牛角得名,也有因其粗壮如牛腿叫它牛腿瓜。 崇明方言中,没有甜瓜或香瓜的说法,一律叫作菜瓜。 现存最早的明朝正德《崇明县志·物产》中,就载有它的大名。Feb 12, 2021
微短剧是什么?
尽管叫法不同,本文探讨的短剧,更多是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短剧。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,微短剧,全称为网络微短剧,是指“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、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、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”的剧集。 这类形式此前更常见于长视频平台,如此前爆火的《招惹》《授她以柄》。Mar 15, 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