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拿10嗨,丹牛用双重float击败Q嗨拿下巨大底池 手拿10嗨,丹牛用双重float击败Q嗨拿下巨大底池 这一手牌来自最新一集主题为“流鼻血”(The Nosebleeds)的《深夜扑克》(Pok

手拿10嗨,丹牛用双重float击败Q嗨拿下巨大底池
这一手牌来自最新一集主题为“流鼻血”(The Nosebleeds)的《深夜扑克》(Poker After Dark),桌上的玩家包括Daniel Negreanu(丹牛)、Scott Seiver、Jake Daniels、Matt Berkey、Dan Smith、MJ Gonzales和Zach Franzi,玩的是$200/$400无限注德州扑克。
这手牌开始前,丹牛的码量超过Matt Berkey不少。
翻牌前
前面玩家都弃牌之后,行动来到按钮位的丹牛这儿,他用10♠6♠加注到$1,000。小盲位拿着Q♠10♣的Berkey和大盲位拿着8♣3♣的Dan Smith都选择捍卫盲注。两人跟注后,底池大小为:$3,400
翻牌圈
三家打进翻牌圈,翻牌发出8♦2♠9♥,丹牛和Berkey都听卡顺,Smith击中中等对子。
Berkey和Smith都过牌,翻前打得激进的丹牛做了个相当大尺寸的下注,他下注底池的65%,即$2,200。随后,Berkey做了个很有意思的过牌-加注,尺寸大约是丹牛下注的3倍,即$6,500。Smith迅速弃牌,听卡顺和后门同花的丹牛决定跟注去看转牌。此时底池大小:$16,400
转牌圈
转牌发出5♠,非常有意思的一张牌。丹牛这时候除了听同花,还听双重卡顺,他获胜的概率从27%提升到了32%。
Berkey往$16,400的底池里下注$10,000,丹牛很快就决定跟注。此时底池大小:$36,400
河牌圈
河牌A♥又是一张有意思的牌,它是丹牛范围里的一张牌。Berkey听牌失败,手上只有Q嗨,但他决定过牌。
此时的丹牛如果想赢,就一定要下注。丹牛全下,几秒钟之后Berkey盖牌,丹牛就这样用10嗨赢下了这个$74,000的巨大底池!
牌局分析
翻前丹牛用T6同花做了个非常松的加注,目的是偷盲。Berkey用QT不同花跟注算是标准的打法,Smith用83同花跟注去看翻牌也没问题,因为这时的他底池赔率是很不错的。
翻牌发出后,丹牛听卡顺,同时两个对手又都过牌,这时候一个c-bet是拿下底池的好机会,但同样听卡顺又有两张大牌的Berkey做了个过牌-加注。Berkey的这个加注很棒,虽然被跟注了,但他的赢率依旧非常不错。拿着坚果牌的Smith选择弃牌,可以理解。
转牌对丹牛来说是张好牌,因为他的补牌数量增加了,这时候他跟注Berkey开的第二枪是完全没错的。
河牌的A对Berkey来说是张惊悚牌,因为它在丹牛的范围之内。Berkey只有Q嗨,但他翻牌圈加注,转牌圈下注,河牌圈他应该做个连开三枪的诈唬。可惜Berkey选择过牌,让丹牛有了偷走底池的机会。
拿着10嗨的丹牛别无选择,如果他想赢的话只能下注。丹牛决定全下,这让Berkey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,后者没有做过多思考便弃牌。牌局结束后,Berkey说:“我差点就要用Q嗨跟注你了。”丹牛边笑边回应他:“打得还不错吧。”
小结
这一手牌让我们看到了玩家最常犯的一种错误,而这种错误的代价又特别贵。如果你翻牌和转牌都下注了,河牌没有中牌,你也要开第三枪。原因如下:
1、你已经往底池里丢了相当多的筹码了
2、如果你河牌过牌,那就是给对手创造了偷底池的机会
3、Q嗨打到摊牌几乎不可能会赢
如果Berkey能够坚持扮演完自己的一开始要扮演的牌力,这个底池就是他的了。
FAQ
牛瓜是什么瓜?
牛角瓜是菜瓜的一种,以蒂部粗大柄部稍细状如牛角得名,也有因其粗壮如牛腿叫它牛腿瓜。 崇明方言中,没有甜瓜或香瓜的说法,一律叫作菜瓜。 现存最早的明朝正德《崇明县志·物产》中,就载有它的大名。Feb 12, 2021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三黑料是什么意思?
料:主要指银行卡账号、密码,持卡人身份证号及绑定手机号四大类信息(又称CVV四大件)。 内料:指境内卡的四大件。 外料:指境外卡的四大件。 轨道料:指通过改装POS机得到的银行卡信息,这种信息一般非常精准。
三黑料是哪三黑?
料:主要指银行卡账号、密码,持卡人身份证号及绑定手机号四大类信息(又称CVV四大件)。 内料:指境内卡的四大件。 外料:指境外卡的四大件。 轨道料:指通过改装POS机得到的银行卡信息,这种信息一般非常精准。
什么是胡瓜?
黄瓜(学名:Cucumis sativus)也称胡瓜、青瓜、刺瓜、瓜仔哖,属葫芦科黄瓜属植物。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,是中国夏季主要蔬菜,且为温室产品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