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Jo在SB位3-bet,遇上J-J-X翻牌怎么打出最大价值 AJo在SB位3-bet,遇上J-J-X翻牌怎么打出最大价值 我们在牌桌上的盈利多数时候是靠少数大底池获得的,所以学会把握好这些大底池就是很基

AJo在SB位3-bet,遇上J-J-X翻牌怎么打出最大价值
我们在牌桌上的盈利多数时候是靠少数大底池获得的,所以学会把握好这些大底池就是很基本和重要的能力。
这系列文章分析的是上风期教练Fried “mynameiskarl” Meulders在NL500刀Zoom游戏玩过的三手牌,每手牌的解析都会放上Fried本人的解释和Solver给出的建议。
废话不多说,今天先聊第一手。
● 翻前 ●
6人桌,BTN位开局2.5bb,Fried在SB位用A♣J♦选择3-bet到10bb,BTN位跟注。
== 分析 ==
加注和3-bet的数量都标准,这样的数量达到了翻前加注应该达到的目标,也就是:
□ 加注者偷池的价格划算
□ 对手范围宽的话,跟注压力会有些大,而跟注的赔率有些诱人但又不算很划算
● 翻牌 ●
翻牌J♣J♠5♥,底池约21bb,Fried下注7bb,BTN位跟注。
== 分析 ==
Fried的解释:“牌面对我本身的牌和我的范围都挺有利,因此我c-bet的频率肯定会挺高。”
这个牌面对于3-bet一方的范围来说确实很有利,既有范围优势(vs按钮位范围的赢率≈57%),又有一丢丢坚果优势(他可能拿有JJ,但这手牌BTN位是绝不会有的)。
Solver也赞成Fried的做法,从下图可以看到,它c-bet率接近100%,且多数是下一个小注。
● 转牌 ●
牌面J♣J♠5♥K♦,底池约35bb,Fried下注14bb,BTN位跟注。
== 分析 ==
开第二枪是必须的,且应该是用较高的频率这么做,因此转牌对3-bet的范围很有利(赢率稍微超过54%)。
Fried下注的数量还是不大,这也是Solver的高频动作,大家从下图可看到,它有约60%的频率选择下相当于底池33%的注。
选择这个下注量的另一个好处是Fried还可以用Kx打点薄价值,而BTN位范围里的很多牌型面对这个下注量时会很难做决定,比如一些口袋对和5x牌型,选择跟注的话,撑死算一次边缘call了。
当然啦,我们在实战中的表现不可能做到像Solver那样精确,所以作为人类玩家,我们有两个选择:
□ 用一个线性范围(包含强牌、中等牌和弱牌)下高频率的小注
□ 用一个两极化范围(包含超强牌和超弱牌)下低频率的大注
♠下小注策略 ♠
走这个路线的话,所有Kx和Kx以上的牌力都该用来开第二枪打价值,然后用A9s、A8s、A7s、A6s、T9s或98s这种牌进行诈唬,因为他们既是超强牌的阻隔牌(比如AJ和某些AK),也是对手用来跟注的一些边缘牌的阻隔牌(比如TT-66的口袋对)。
♠下大注策略 ♠
走这个路线的话,就得用更强的牌力去打价值了,比如Jx或Jx以上的牌力,同时,因为价值牌的数量少了,那诈唬牌也要相应地缩减,所以只应该用AQ、AT、QTs或Q9s这种牌去诈唬,再多的话都会造成诈唬过度的问题。
● 河牌 ●
牌面J♣J♠5♥K♦J♥,底池约66bb,Fried下注22bb,BTN位全下,Fried跟注,对手拿的是K♥10♥。
== 分析 ==
这张河牌有意思,Fired依旧有范围优势,因为BTN位如果拿了Jx,转牌他会用范围里很多Jx加注,那么Fried通常是会在河牌开第三枪的。
问题是下注多少?是百分百全下,还是百分百下小注,还是两者混着来?
理论上来说,最好的做法是两者混着来,因为Fried在转牌是走用线性范围下小注的路线,那他范围里的价值牌主要有两类:强过Kx的牌(四条和AA)以及Kx。
AA和Jx从全下受益最多,这么打是想从BTN位范围里的Kx身上榨取最大价值,而Kx这种牌就偏向下小一点的注(约底池66%),下小注的目标是从更多牌型身上打价值。
比较不好处理的是Fried的诈唬范围,当他诈唬时,该选择怎样的下注量,该用什么牌去诈唬?
Solver偏向用Jx的阻隔牌做全下,比如AQ、AT、A9s,至于下小注的诈唬牌,Solver会用T9s和98s这类牌,它们不属于BTN位范围头部牌型(AJ和QJ)的阻隔牌。
当然啦,这种平衡策略在是实战中很难做到,在这手牌里,该使用什么策略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手的打法风格,应该根据对手是紧是松来决定究竟该使用什么下注量。
比如你觉得下注底池66%的话,BTN位会百分比弃掉中等口袋对,那你应该用范围里所有没法赢的牌下注底池的66%进行诈唬。
● 结论 ●
玩大底池的时候,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考虑仔细的,所以我们要玩得很专注,想好每个人在每一条街的范围是什么,然后将所有信息汇集到一起来做出最佳决定。
FAQ
中国什么时候有西瓜?
宋末元初,西瓜由元军带入广州,随后迅速传遍岭南地区。 元代,西瓜在北方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,并且成为农民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;东南的江淮、闽浙地区也开始大范围推广栽培,只是品质较北方稍差。 明代,西瓜种植在我国南北各地继续推进,栽培面积和规模显著增长,品质也快速提升。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(西瓜)今则南北皆有”。26 ส.ค. 2566
古代有西瓜吗?
古代的西瓜可能并不甜 根据各地的研究和考证资料显示,古代的西瓜,可能并不红,也不甜,甚至还有点苦味。 根据考古发现,人类食用西瓜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。 在利比亚的西南部,研究人员曾发现5000年前的西瓜籽。 公元前1500年的苏丹遗址,也出现了西瓜的踪迹。16 ก.ค. 2566
吃瓜是怎么来的?
该词源于2016年网络热词“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”(或简写为“吃瓜群众”),更早则来自百度贴吧中“前排出售瓜子”、“吃瓜子看戏”等用语,而“不明真相”是网民用来反讽中国官方话语中常见的“少数别有用心”、“不明真相的群众”等固定短语。
牛瓜是什么瓜?
牛角瓜是菜瓜的一种,以蒂部粗大柄部稍细状如牛角得名,也有因其粗壮如牛腿叫它牛腿瓜。 崇明方言中,没有甜瓜或香瓜的说法,一律叫作菜瓜。 现存最早的明朝正德《崇明县志·物产》中,就载有它的大名。Feb 12, 2021
微短剧是什么?
尽管叫法不同,本文探讨的短剧,更多是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短剧。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,微短剧,全称为网络微短剧,是指“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、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、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”的剧集。 这类形式此前更常见于长视频平台,如此前爆火的《招惹》《授她以柄》。Mar 15, 2024